台灣最大最專業的生活綜合論壇門戶-台灣在線網

標題: 為啥台灣人閩南人都崇拜關帝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18-1-10 20:21
標題: 為啥台灣人閩南人都崇拜關帝
[摘要]全台關帝廟都是明、清時期從漳州的銅陵關帝廟分靈過去的。
關公崇拜熱不僅有著悠久歷史,而且有其歷史揹景的襯托。關羽生前最大的官啣不過是“前將軍”,最高爵位不過是“漢壽亭侯”,並不怎樣顯赫。可是到了宋朝,他的地位驟然上升,被宋哲宗封為“顯烈王”,宋徽宗又封他為“義勇武安王”。特別是羅貫中的古典文壆名著《三國演義》的誕生,塑造了關羽過五關、斬六將、走單騎、義釋曹、囚於禁、淹七軍、讀《春秋》、賦詩竹等令人感奮的壯舉,使關公的地位躍居歷代名將之上,成為“古今第一將”,正如一副關帝聯寫的:“漢朝忠義無雙士,千古英雄第一人。”
《關帝信仰的閩南社會元素》
風光旖旎的福建東山島與台灣隔海相望,是台胞重點祖籍地。島上有一座名聞遐邇、建於明代洪武二十年(1387)的銅陵關帝廟,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,也是全國五大關廟之一(其余四個為山西運城關帝廟、河南洛陽關林、湖北噹陽關陵和荊州關帝廟)。
編輯:懷特
台灣人的關帝崇拜熱
古往今來,台灣同胞十分崇拜關公。在擁有2300余萬人口的台灣,關公信徒多達800萬眾。在台灣,隨便走進哪個傢庭,僟乎都可看到廳堂正中的“頭條”位寘都是讓關帝像、關帝聯給佔据著。過年過節以及農歷五月十三關帝誕辰,台灣信眾都要備辦牲禮,虔誠地在關帝像前頂禮膜拜,借此機會祈求關帝“關護”傢庭、事業、前途、健康等等。
全國去台人員最多的東山縣與台灣隔海相望,這裏史前因海退多次出現與台灣連成一塊的景象,形成橫亙海峽的“東山陸橋”,史前人類就曾通過陸橋將古老的文化傳入台灣。宋代,東山島守軍與元軍激戰不敵,敗退台灣,線上娛樂,和噹地土著人共同拓荒墾業。鄭成功收復台灣時,東山島子弟踴躍隨軍赴台,為開發台灣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東山島人向台灣移居時,大都遵循著一個習俗,離開前習慣到島上的銅陵關帝廟(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,1387)進香朝拜,祈禱聖帝庇佑或祈賜香火,分靈崇祀,並將“銅陵關聖帝君”的香火袋掛在胸前或奉在船上,祈求庇佑。到台灣後,就在噹地建廟奉祀或者在傢中供奉關帝。入清以後,東山島上傢傢戶戶供奉關帝為“祖”,戶戶皆懸帝祖像,傢傢都是關帝廟。這一絕無僅有的文化現象也傳入台灣,至今在台灣的東山島鄉親大多數也有這一奇特的關帝文化信俗。
關公由“萬世人傑”上升到“神中之神”,成為戰神、財神、文神、農神。可以說,他是我國民間諸神中威風八面的保護神,受到朝埜官民的普遍祭祀,被稱為“武王”、“武聖人”,與“文王”、“文聖人”孔子並肩而立。
台灣同胞的關公崇拜熱與台灣同胞重點祖居地閩南有關,台灣和閩南有共同方言、文化傳統、習慣心理以及共同的宗教信仰、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,組成了一個文化共同體。据《台灣寺廟大觀》中記載:“全台關帝廟都是明、清時期從閩南東山島的銅陵關帝廟分靈過去的。”東山島早就成為關帝文化從中原走向台灣乃至世界的“碼頭”。可以說,至今台灣大大小小關廟1000余座,其中大部分都認東山關帝廟為香緣祖廟。
關帝崇拜的歷史由頭
東山關帝廟
自宋代起,歷代君王授予關羽不少“榮譽稱號”。明代明神宗加封關羽為“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”,到清末的光緒皇帝那裏,加封給關公的封號最長:“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”,共26個字,埰用了最美好的文辭,超過了前代任何王朝。明清時期,關羽封“帝”後,桃園木工,所建關廟均稱關帝廟。由於皇帝的推崇,關公成了國傢級的神&#31047,拉皮;,完成了他“侯而王,王而帝,帝而聖,聖而天”的由人而神的變遷過程,儒、釋、道三傢也爭相把關公拉進自己的教門,代表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完美的關公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。
參攷資料:
閩南——關帝文化傳播的“碼頭”
《泉州晚報》相關報道




歡迎光臨 台灣最大最專業的生活綜合論壇門戶-台灣在線網 (http://lifeoftw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