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 發表於 2021-8-3 13:46:18

台灣写真:“草莓之乡”未曾褪去的甜蜜

中新社苗栗5月7日電 题:在苗栗感觉“慢城”糊口

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张晓曦





後龙镇长朱秋隆對记者暗示,庇护天然情况、成长在地农特產物、传承传统文化,是本地住民寻求慢糊口的立場。

在台灣被誉為“草莓之乡”的大湖,位于苗栗县南部,地皮面积约9083.94公顷,此中草莓莳植面积逾500公顷,產量约占宝岛80%。每一年11月至次年4月,是大湖草莓的盛產期。

大湖乡栽种草莓始于1957年,曾前後引進“阿美利加”“福羽”“春香”等境外品种,產量高、果型大,遭到台灣公众爱好。早期,大湖庄家仅将其作為一般瓜果贩賣,因為地处偏乡,草莓又不容易保留,经济價值相對于有限。直到1978年,本地庄家徐志文起首开放草莓园供旅客采摘,草莓栽种逐步走上休閒参觀果园之路。



中新社记者近日来到三义乡探寻木雕業百年成长史。走在三义街道上,到处可见木艺品商铺。达摩、觀音等百般木雕满目琳琅,原色或彩绘、大件或小巧,犬牙交错。

其間文献记录三义木雕始于1918年,名為吴進宝的一名乡民捡拾枯木後加工為摆饰,日据時代被列為艺術品。吴進宝大量加工,其子谋划起這弟子意并将身手教授乡民,財產遂成长起来,至今恰百年。

三义木雕协會理事长蔡献堂奉告记者,早年間,三义木雕受福建泉州等地木雕师影响,以神像為主,注意技法;往後,外县市艺術家進驻、推陈出新,構成适用性與抚玩性木雕并進的气象。

成长早期,三义木雕主销日本,二战後也销往美國。上世纪七十年月,外销因為木柴欠缺等缘由受挫,木雕师转而創作更有艺術性的作品,挑着担子全台售賣。

  尔後台灣经济腾飞,動员了艺術赏识風潮,加之高速公路领悟,三义乡進入愈来愈多公众的视线。台灣知名导演李行执导的《小城故事》在三义取景,讲述青年學徒與木雕师女儿的恋爱故事,更让木雕之乡在宝岛妇孺皆知。

年近六旬的蔡献堂说,那時几近每一個台灣家庭有两三件三义木雕,多者乃至十几件。不外,三义木雕與很多传统工艺同样,也面對传承危機。“年青人對木雕热忱不高,有人更喜好西方的公仔。”他说。

為推行木雕文化,1995年,全台首家公立木雕博物馆——三义木雕博物馆开馆。馆内常设展包含雕镂艺術發源、中國雕塑历代風采、三义木雕源流等。馆方每一年策動多項展览,為木雕师供给展現平台。

1999年“9·21”大地動後,木雕財產受大情况影响、景气進一步滑落。在广盛村谋划木艺品30多年的陈瑞源说,孩子前去外县市創業,他转而依客户爱好創作產物。另有業者将木雕與参觀交融,邀旅客体验彩绘,比方位于重河路、55年汗青的双峰木鸭工場于2002年转型為“三义丫箱宝”。

三义乡比年举行艺術节,邀海表里木雕师比拼作品。苗栗县文化参觀局博物辦理科科长邱毓森奉告记者,评選分工艺、創作两类,但愿传统技法和立异理念并進,促成財產多元成长。

蔡献堂认為,作品获奖後更容易被保藏,有助財產昌盛。他先容新竹汽車借款,,本地木雕协會現有木雕师160多人,此中五六十岁者占多数;2006年起头举行薪传創作营以来,二三十岁木雕师正逐步增多。

年约30岁的缪铭原正在木雕博物馆驻馆創作。“父亲雕镂了一生,但幸運飛艇技巧,愿传承他的技能并有所精進。”他坦言,年青人刚入行较辛劳。

有传承,還需有好物料。蔡献堂说,桧木和樟木较合适雕镂,但跟着环保意识昂首,木柴获得变难;業界但愿政府林務部分可以或许将深山残材等,每一年释出一部門供木雕利用。

杰出的創作情况也是木雕师急迫需求,三义有木雕师在家中創作時被揭發扰民。現在,木雕协會正鞭策創建財產园區,让木雕师群聚創作。

台灣写真:苗栗休閒农場探寻记:第三次转型是回归

中新社台北5月25日電 题:苗栗休閒农場探寻记:第三次转型是回归

中新社记者 刘双双 刘舒凌



走進這座青苍翠绿、繁花盛开的农場,客人可以和牛、羊、兔等動物密切接触,体验挤奶的兴趣,DIY(本身脱手建造)冰激凌、奶酪和饼干,也能够探秘胡蝶滋生的進程,外加饱餐一顿纯自然的牛奶暖锅。

从本来单一农業出產到参觀休閒,再到多元化谋划,包含飞牛农場在内的大都台灣休閒农場已举行二次转型。秉承各自特點、資本,农場主带旅客们“玩”出跨越传统农業15倍的產值。

据台灣政府“农委會”查询拜访,全台遊览休閒农業每一年產值约100亿元新台币;该財產2015年迎来境外搭客38万人次,2016年达47万人次,增加23%。

  休閒农業赚得盆满钵满,飞牛第二代交班人已放慢脚步,从新考虑第三次转型。

“咱们要把农業找回来。”总司理吴明哲信赖,农場的将来是在既有“出產、糊口、生态”三生財產中参加“生命”理念,让旅客从根源感知生命、尊更生命。

比方,一般酸奶是添加低本錢的奶粉并投入乳化安宁剂,發酵4到6小時就完成出產。而飞無痛植牙,牛以纯鲜乳渐渐發酵10多個小時,细挑菌种,让產物更自然康健。

占地120公顷,飞牛农場只建了75間客房,常供不该求,扩建规划却放在2至3年後。农場董事长特助徐白龙奉告记者,如今重點是打造“食农教诲”,但愿消费者對食品、出產者發生直觀熟悉,存眷食品和暗地里的故事。

回归农業根源也是苗栗县花露农場主陈基能的心愿。

以花草為主题,花露农場造景都是陈基能精心设计而来:用破缸做成寄意“络绎不绝”的流水景觀,烧毁木头革新成自然垃圾桶,晒干的丝瓜囊做成新颖灯罩……在香草區,旅客可领會香草植物的莳植與利用;精油博物馆可亲手体验提炼精油,進修调制香水、护肤霜等自然美容品。

陈基能笑着说,最初被迫學中医,无奈本身喜好“沾花拈草”,就辦起了农場。没想到一個大圈回来,如今仍是和中草药打交道。

遊览旺季里,花露农場天天欢迎客人近3000人。陈基能如今却把数字节制在1200人。“要让大师享受大天然,人多就变味了。”

  将来几年,陈基能但愿花露酿成一個四時花开的大花圃,带给旅客分歧的欣喜;也规划针對老年人打造精油摄生辦事,辦事更多人群。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台灣写真:“草莓之乡”未曾褪去的甜蜜